LV107【每月一書】被討厭的勇氣

看三遍的書

不知道大家除了考試外,有沒有書會念兩遍以上的,我自己是很少啦。但是這次介紹的這本「被討厭的勇氣」我看了三次,從博客來的資料來看,這本書在台灣霸榜143週,系列賣了80萬冊,和第二集一起在亞洲賣了432萬冊。有趣的是,全球賣超過550萬冊,這本書在亞洲賣得比全球多了4倍以上,可見在亞洲賣的有多好,從邀請兩位作者演講的國家來看,主要就是台、日、韓。加上明星、網紅加持,相信一定很多人都看過這本書,這本書在台灣2014年上市,不看還不知道,我在2019年買的時候是212刷,有夠誇張。2017年誠品有一篇訪問了兩個作者,(1)一位是岸見一郎,原本是哲學家,年輕的時候很愛找老師辯論,就像書中的其中一個負責提問的主角,書中只給這個主角「年青人」的名字。但是1989年後開始研究「阿德勒心理學」,還為了實踐和研究,去很多醫院精神科擔任諮商師。另一位是古賀史健,他是一位「寫手」,也就是負責寫作,年輕時無意間在書局翻到岸見一郎寫的《阿德勒心理學入門》,就決心和岸見一郎老師一起出一本阿德勒心理學的代表作,過了十年終於有機會拜訪岸見老師,這時候,古賀變成「年青人」,岸見變成「哲學家」,一開始書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呈現方式,因為古賀是「寫手」,對於文字、文章有敏銳的感覺,決定用對話方式呈現,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,大賣!

把看不懂變成看得懂

這本書厲害的地方是它用兩個主角,一間書房(專訪中古賀說那就是岸見老師的書房),就讓人讀懂阿德勒心理學。如果你去查維基百科,阿德勒,我自己只看得懂他的生平,出生於奧地利的猶太人,是一位醫師和心理治療師,其他關於理論方面我是完全看不懂。能把這些看不懂的東西讓人看得懂,只能說這兩位作者真的厲害。雖然很多人看過,我覺得有幾個會讓人搞混的部份還是可以先解釋一下。

阿德勒,眉頭深鎖是 …? Ixitixel at German Wikipedia, Public domain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書名是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那些很討人厭,自我中心的人,是叫我們都變成他們嗎?

作者岸見一郎在專訪中很明確的提到,書名不是叫我們去做「惹人厭的事情」,而是「不要害怕被別人討厭」,其實在書中p167開始就有這方面的論述。如果以我妹的經驗來說,她為了去美國念研究所,大學畢業沒有去考碩士,而是去外商公司應徵做個基層員工,因為美國比較注重工作經驗而不是學歷。去美國後念研究所後,為了要去考商學院念自己喜歡的行銷,在美國化妝品專櫃當銷售人員,(就是櫃姐)。和我爸媽希望她去考老師、當公務員的道路完全不一樣,這個過程中,我想她如果怕被「爸媽討厭」,為了迎合爸媽,她沒有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到現在她就沒辦法在美國有一份很好的工作,住在很好的環境。

書裡面講的很多聽起來很好,哪有可能做得到?

作者古賀史健在書後記有說到,因為阿德勒的思想打破很多舊有的觀念,所以要達成本來就不容易了。我自己對書裡有些觀念也不是完全認同,所以書裡的一段話講得很好,「把馬牽到水邊,但馬要不要喝水,就看馬自己。」每個人對這套心理學認知就不同,阿德勒自己也覺得要達成他所說的某些理論是「無法達到的理想」,但是我個人覺得它絕大部分的理論讓我獲益良多,有些本來就和我的想法一樣,有些就讓我有那種「原來是這樣」,和人生中發生的很多事可以驚人的相似。所以這本書內容我覺得是「字字珠璣」,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自己看一下,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生活中的經驗,來印證書中一些很重要的理論。

書裡主要以年青人拜訪哲學家,用了五個夜晚(也就是五個章節)的對話,把阿德勒重要的理論講述給讀者了解,只有在某些很少篇幅類似心理獨白的地方,統整了一下重點。所以我挑了每一個大章節裡的我個人很有「共鳴」的地方分享。

目的論和決定論

和別人比較起來,我常常覺得自己從小被保護的很好,以致於過去在嘗試新事物的時候很怕失敗。也很怕影響別人,不敢麻煩別人,甚至也不想認識太多朋友,因為怕麻煩。「因為過去的事情,所以我現在會變這樣」,這是佛洛依德的「決定論」,聽起來很像很多人說的宿命。比如小時候家裡沒錢,所以念不到太高學歷,也沒辦法找到好工作。極端一點的,有些宗教說就是上輩子做了什麼事,所以現在才會變這樣。阿德勒的則完全相反,是因為我們「自己」決定讓情況變這樣的,跟過去「完全」沒關係。否則理論上應該「所有」家裡窮的人,都念不到高學歷,也沒辦法找到好工作。可是新聞上總有那些家裡只有很破的房子,甚至只能在樹下寫功課的小孩,考到好學校,找到好工作。套用在我自己,是我「自己」害怕去改變,害怕去認識新朋友,才拿以前的經歷來解釋,事實上跟過去家裡怎麼教育我完全無關。所以,「自己」要成為什麼樣的人,未來要做什麼事,跟過去一點關係也沒有,而是「現在」「當下」的自己去決定的。「目的論」的觀念正向很多,才不會一直覺得「我只能這樣啦」「反正又不能做什麼」的泥淖中。

所有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-自卑感和自卑情節

我覺得很有道理,如果沒有人際關係,應該是不會有任何煩惱,因為沒有任何比較,也沒有和人的「連結」,書裡講的,一但和人建立關係,不受傷是不可能的,不論是別人讓你受傷,或是你讓別人受傷,只是大小而已。一旦有了比較,而且每個人都有「自卑感」,比如像前面講的,我會覺得比別人保守,比別人沒膽,或是比那些有錢的朋友沒錢。有的人會覺得比人家胖、矮、醜等等,也許這些都是「客觀的」,但是要怎麼想,還是在於自己「主觀」的價值認定,書中提到,阿德勒覺得「自卑感」不是疾病,而是一種對努力與成長來說健康和正常的刺激。所以有些人會因為有「自卑感」而改變,不滿足現狀,比如說我就去多認識一些朋友,不論是不是「我這個圈子的」「我習慣的」的人,想辦法健身,看可不可以瘦一點,體態更好一點。但是覺得「沒差啦」「反正我就爛」的情況,就像在診間常聽到,「我就是老了」「我就是身體不好」,還是我之前減重減不太下去,就覺得我就是「易胖體質」,這是「自卑情節」,把「自卑感」當成藉口使用的情況。

分離的課題

個人覺得,這就是最近很流行的一個名詞「情緒勒索」,最好的解釋和解決的辦法。也就是「不要為了別人的認同而活」,重點是「不要期望別人也為了你的認同而活」。我個人到了這個年紀,覺得這部份我還ok。只好舉其他例子,比如我太太對家人、對朋友或同事,很願意付出,但是如果別人沒有她認為的回應或回報,她就會很受傷。這時候就要進行分離,你是你,他是他,你要幫忙還是付出,是自己想要這樣做,別人是別人,他怎麼回應是他自己的事。就像我上一集提到的,我付出給我小孩,她沒有給我回覆我會很難過,如果用這個理論,父母既然付出,不應該就要期望小孩子回報,因為那是父母的義務,你不付出,後果自己承擔,等小孩長大才說小孩對你不好,這就是沒有做好分離的課題。有些父母說我養你這麼久,你長大要給我回報,不論是金錢還是照顧,這就是很典型的「期望小孩照自己的認同來活」。阿德勒覺得不用給小孩下指導棋,叫他「好好用功讀書」,他們自己應該要負責「沒有好好讀書」的後果。這裡我就不認同了,你說國中、高中以上就算了,小學幼稚園的小孩,在認知和學習上,真的能理解「自己的未來自己負責」這些大人們自己都不是很有把握的觀念嗎?所以我個人覺得沒有那麼絕對,父母不要用「命令」的方式「強迫」小孩,而是隨著年紀,給予指導,一直管小孩要做什麼,我想就是沒有辦法「分離」。有一部份情況,。個人覺得很多「分離」是不太有辦法做到這麼理想化,但如果做不到,不論是自己不想,或是客觀條件不允許,就不需要遺憾,因為是「自己」沒有做,自己要有心理準備。

不能責罵也不能稱讚?嗎?

阿德勒覺得對小孩完全不要用賞罰,因為一賞罰就有上對下,而是要用平等,把小孩當做朋友,加上用鼓勵方式,陪在小孩身旁,告知他隨時可以找自己尋求支援。「鼓勵」我認同,但是「完全」不要用賞罰,我就不認同,小小孩沒有「賞罰」,他們真的能理解「平等」的概念嗎?個人覺得父母因為社會經驗,可以和小孩討論,最終很多事情,都是和自己有關的,唸書念得好是自己的,父母沒必要拿來炫耀,是小孩念的又不是父母念的。念不好也要設法到適合自己的興趣或工作,因為那是自己要在社會生存,父母也不用說你應該做什麼職業,工作又不是父母在做,生活也不是父母在過。我覺得用「平等」的心態去面對小孩,很多問題迎刃而解,就像我們有什麼不爽的,如果是好朋友,都會直接講或討論,會對朋友講「謝謝」「抱歉」「對不起」那為什麼不對小孩也這樣呢?像前面我和女兒的例子,如果感覺會難過,就直接反應給她聽,自己沒做到的,自己承認說對不起,這也是阿德勒說的維持「橫向關係」,而不是上對下,或下對上的「縱向關係。」

認真活在當下

這也是我自己的理念,差別在看完書後,模糊的概念變得更清晰。活在當下,不用去管過去和未來,不用管過去前面有提到了,那不用管未來呢?書裡舉了一個例子我覺得很生動,最近剛好要解封了,我們最愛去日本旅行,所謂旅行,應該是過程而不是目的。假設讓你坐噴射機去日本馬上就回來,可能不到2小時,這樣是旅行嗎?旅行應該是從出門開始經歷的每一刻,所以關鍵在「此時、此刻」。有目標很好,但是重點在實現的過程,未來怎麼樣其實也不重要。而且書裡提到了,所謂「幸福感」就是「有貢獻」,我自己是衝擊很大,有一陣子,我覺得下班很累,吃完飯還要洗碗倒垃圾,覺得有點煩,家裡大小事又都我在記,因為有子彈筆記。當然太太已經載小孩,買菜備菜,也做了很多。所以她會說她也很累,我相信很多夫妻都有類似的感覺,覺得自己已經做很多。但是再次看到這段話,這些事一樣要做,心態卻不同了,因為這些都是「貢獻」,對「家庭」貢獻,工作是對「社會」貢獻。這些貢獻就是幸福感來源,這個社會靠一個人根本沒辦法成事,不論是工作大小,薪水高低。所以如果什麼都沒辦法貢獻,反而是「不幸福」。想想好像是這樣沒錯,所以我看完的「當下」改變想法,感覺就從煩躁變成幸福。

自己想要改變的勇氣

人是習慣的動物,過去那麼久的想法、習慣要改變是非常困難的。就像很久以前講過的書,利用「原子習慣」去做改變比較容易成功,在實行阿德勒心理學的過程,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,不論是別人或是自己,就看「自己」有沒有「勇氣」改變,也呼應書名「被討厭的勇氣」。和大家共勉囉。

1.被討厭的勇氣,即是自由的能力——專訪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作者岸見一郎、古賀史健https://meet.eslite.com/tw/tc/article/201803070017

2.維基百科 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98%BF%E5%B0%94%E5%BC%97%E9%9B%B7%E5%BE%B7%C2%B7%E9%98%BF%E5%BE%B7%E5%8B%92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