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V250 病房裡的故事5 要不要再來一張全家福
陪你到最後
這一次的故事是從安寧護理師李春杏所寫的《陪你到最後》選錄出來,安寧護理師主要照顧安寧病人,一般是癌症末期以及其他已經不可逆疾病的病人。由於她有寫文章的習慣,歷年來寫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,於是把它集合成書。不同於醫師視角,除了家人,臨床上和病人接觸最多時間的,並不是醫師,而是護理師和看護。有很多照顧病人的技巧,醫師是不熟的,所以看這些故事,感覺很不一樣。以下文字由原書稍作改編。
體貼
忙碌的春杏護理師,也就是作者,來到了十七樓的病房,這時已經下午4點了。病人的親友團大概十多人,陣仗頗大,每個人都哭的很傷心。當她在做自我介紹時,她看到了病人皮膚的皮屑、張口呼吸的嘴巴,髒髒的和乾燥無比,卡了很多藥粉和黑黑的東西。這裡就和我不一樣,如果是我,我會先看病人呼吸型態、問問疼痛時間和方式、看一下病歷,然後問家人有沒有什麼問題。這個病人是警察、辛苦的為家庭付出,卻在五十初頭就罹患肝癌末期,才診斷出沒多久狀況就不太樂觀。家人很積極的陪同治療,這次因為解黑便住進來,生命跡象不太穩定。接下來是一段很詳細的照護方法的介紹,包括用生理食鹽水和棉棒沾橄欖油清潔口腔和牙齒,還有一些保濕的過程,看了都覺得舒服。本來作者請太太和兒子到護理站說明一些善終的事項,沒想到短短幾分鐘,其他家屬一直跑來打斷她的談話,說病人有狀況。過去看才發現,其實病人只是累了,作者看得出來每個人精神都很緊繃。這個在臨床也很常看到,以前都覺得家屬大驚小怪、緊張過度。現在看起來,其實家屬又不是學醫學的,緊張本來就合理。甚至醫師護理師遇到自己的親人生病,也是會很緊張。於是作者換了一間較大的場地,讓所有人都可以聽她的衛教。照顧現在的病人現在就像照顧小嬰兒,輕輕的摸摸他、拍拍他、小聲說說話,病人會舒服的睡著。如果太緊繃、太大聲就容易驚動他們。
全家福
當作者帶著家人幫病人做舒適護理後,整個病房安靜了下來。其實作者希望的,就是在病人辛苦一輩子的最後這段時間,家屬留下的記憶,不要只有淚水和悲傷,而是有其他的記憶,溫柔的陪伴病人。在作者的引導下,這段話我就直接用原文,也讓大家聽聽看,安寧護理師是怎麼引導家屬跟病人說說話的。「林先生,你很幸福喔!雖然身體生病,但你最愛的家人都陪在你身邊,現在每個人都要輪流到你耳邊跟你說悄悄話喔!」就在家人淚流滿面的講完悄悄話,作者在下班前,留了公務機號碼,問了一句:「要不要再來一張全家福呢?」雖然家屬沒有回答,卻各自站好位置。作者更貼心的幫每個家屬和病人拍了單獨的合照,希望未來的某一談,都能記得這回憶的一點美好。
如果待過安寧病房一陣子,很難不對人生會有重新的省思。就我看來,每個人的最後一程雖然不太一樣,但是有人陪伴和沒人陪伴會差蠻多的。而且,因為一個人只會遇到一次,不管是病人或家屬,很多人都選擇無視,卻在來臨時陷入驚慌失措、無所適從,直到最後。我相信,就算是我或我的家人,當那天來臨。其實也會經歷那段驚嚇、否認、痛苦的時期。但因為曾經看過,也有家人陪伴,希望對活下來的、或者準備離開的,彼此的人生在最後一哩路,是在溫暖的回憶中度過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