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V155【每月一書】打造第二大腦

花一堆時間找不到要用的資料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一種狀況,常常在滑手機看fb或一些網頁的文章,覺得很有意思,就把它們存到【我的珍藏】還是【書籤】,想說之後會再看或有用到。結果不是忘記就是忽然要用,找半天找不到在哪。或者是像我以前做簡報的時候,每次都要重找資料,多花很多時間。也幸好看到這本由Tiago Forte寫的Building a second brain打造第二大腦,現在這種資訊大爆炸的時代,不會被資料淹沒,反而可以好好利用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作者當初因爲不明原因的腦傷造成記憶力退化,為了要記住事情,去研究和綜合了許多資料整理和筆記的方式,利用了「外延心智」的概念,發展出一套他稱作「第二大腦」資訊整理的方法。在過去,我想這種資訊整理是不會成功的,因為沒有高速的網路、智慧型手機、容量超大的晶片,可以存大量的照片、音檔、文字。「第二大腦」讓人不用再花一大堆的時間去找早就找過,只是不知道放哪的資訊,而是把時間和腦力用在創作、創造自己想要做的事。書裡提供了一個數據,典型知識工作者每天26%的工作時間在找需要的資料,結果找到的比率是多少? 只有56%! 假設工作8小時,有2小時在找資料,結果找到資料的機率和丟硬幣猜正反面差不多!我把自己從書中整理出來,目前也已經在實行的經驗分享給大家。至於比較細節的操作,蠻推薦大家看原書。我一直覺得成人或職場學習成長這塊,其實不用全盤接收或硬要跟創造者一樣,這些只是方法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習慣,相信大家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
第二大腦 CODE

這本書寫得不錯的地方,如果看書的目錄,你會發現「第二大腦」的核心思想和重點已經在上面。共分成三部分,基礎、方法、改變,最後的改變比較偏向經驗分享和心得,這個大家有興趣或操作了一陣子可以再看原書。第一部基礎主要在介紹第二大腦,利用目前的數位筆記、錄音軟體、電子書、App、手機…等等,把大量的資訊整理而且同步在常用的電腦、平板、手機裡,要用的時候隨時可以從裡面提領出來,甚至可以從裡面找到靈感。核心思想可以濃縮成CODE,C就是Capture獲取、O是Organize組織、D是Distill萃取、E是Express,其中Organize是核心的核心、重點的重點,必須稍微詳細一點說。首先就是C,Capture(獲取)意思就是獲得資料,好的點子總是一閃而過,你可以拿起手機馬上錄音,就算在開車等紅綠燈的時候也沒問題。最常見的是滑FB、滑網路文章,有些內容很有意思,也許以後會用到或者之後再看,但是常常就這樣不見了,怎麼辦呢?看了書才知道,原來有軟體可以先把資料存下來之後再看,還可以劃重點,寫筆記,而且這類軟體已經發展很久,算蠻成熟了。我去查了一下也試用了幾個app,發現各有優缺點,我自己是用一個比較新的軟體omnivore蠻順手的,有興趣的大家再自己看看。

這類軟體很多,選擇符合自己的即可

這類軟體介面看起來都蠻舒服的

PARA

獲得資料後,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和關鍵了,這麽多細碎的資訊和資料,要怎麼整理起來呢?過去我們習慣的分類方式都是像圖書館一樣分類別,比如國文、歷史等等,如果套用在我們平常分類習慣,就是理財、旅遊…什麼的。但是就和我在上個月念過的LV151 專注力up!5分鐘居家辦公整理術 一樣,應該用 可操作性 來分類,而不是類型。越需要處理和越常用的應該要放在該注意的地方。作者也把這個方法整理成PARA ,可以用在任何地方,桌面、雲端硬碟…等等。包括了Projects專案、Areas領域、Resources資源、Archives資料庫。以下就分門別類來說一下。

Projects 專案

這個就是你目前生活中正在做的事情,有一個特點就是 專案會結束。比如說我現在做每月一書的專案,我把相關資料放在每月一書的數位筆記。這集錄完這個專案就結束了。

Areas 領域

書上寫 逐步掌理的長期責任範圍,我覺得太文謅謅了。我個人覺得就像 不一定會結束的專案,例如健康、理財、個人成長這種。

Resources資源

就是你有興趣的東西,但是短時間用不到的,比如動畫、電影、英文學習這種的。

Archives資料庫

不知道要放哪,或前面三項已經不適用了就放這了。

這樣的分類好處是,當你曾經有興趣的東西、做過的專案,放到資料夾後。在多年後要用到,資料夾就可以再搬回來。甚至如果標籤做的好,直接搜尋也是一個好方法。而且在看這些資料的時候,很容易有跨領域的刺激和靈感。當然要改變長久的習慣是不容易的。這時候有本書很好用,也就是很久前講過的LV11 原子習慣。而且作者不鼓勵花很多時間去整理到井井有條,我個人也這麼認為,剛提過的居家整理術也是如此,畢竟資料、知識是要去用到才有意義。

PARA範例

專案的樣子

code後面的d是distill萃取,意思是就算你把資料整理起來,順手劃個重點,因為之後並不會花很多時間再去看,如果重點做的好,未來可以花個幾分鐘就可以了解資料裡講的東西。作者也提供了劃重點的方法、定期整理的方式,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原書。

最後的E是Express表達,在這個章節提到的,其實蠻多人提過,讓人真正快樂的,其實是輸出,比如分享經驗、知識、文章等等,所以作者鼓勵大家利用第二大腦去存哪些資料、資訊,而把我們的腦力用在創作,這也是我覺得對我幫助蠻大的地方,感覺有更多時間去做影片、錄音等等。當然我也才剛開始建構第二大腦,不過相信慢慢地會越做越熟。關於數位筆記和一些軟體的選擇,在作者的個人網站裡,很貼心的提供各種軟體的建議,當然不合用就自己再找一下。我將連結放在部落格、podcast、youtube,有興趣的可以去參考,記得合用、順手比較重要!

參考軟體連結 https://www.buildingasecondbrain.com/resources

相連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