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V256 病房裡的故事9 天堂的樣子

這次病房裡的故事還是選自,曾經擔任安寧心理師的作者,王映之所寫的無憾的道別。這次的主角-心心,住在兒童血液腫瘤科病房。有的小朋友,一出生就得到癌症,雖然有的會痊癒。但是中間的化療會降低免疫力,小孩都不能到外面玩。大部分的小孩,在公園跑跑跳跳是最常見不過的事,有的甚至懶得出門,只是一味滑手機。卻不知道,這些長期住院的小朋友,連要出去看看陽光,呼吸空氣都很困難。

在作者第一次遇到心心時,是跟著團隊的查房,聽到簡報說到:「心心目前雖然才兩歲,可是因為她在不到一歲就被診斷出神經母細胞瘤,所以每一到兩個禮拜就要進醫院治療。」「因為刺激比較少,語言和行為比同年齡慢一點,而且也很黏媽媽。」心心的媽媽非常有耐心,把心心打扮的很整齊。可是,因為腫瘤壓迫,心心的骨頭脆化,只能長期打石膏,造成皮膚潰爛,當作者看到心心媽媽仔細的擦拭心心的皮膚,心心極力忍耐的樣子,不禁眼眶泛淚。雖然在之前的治療,心心關關難過關關過,只可惜癌細胞沒有辦法控制的很好,但是化療的副作用卻快要擊垮心心的身體。在主治醫師的拜託下,作者開始接觸心心和媽媽,在接觸過程中,作者利用了許多心理學的技巧和遊戲治療,來和取得她們的信任。而媽媽從最初的避談到相關話題,到後來了解「緩和醫療」並不是什麼都不做,而是取得身體的休息,面對下一次治療的挑戰。文章的最後一段故事,可以了解到什麼是媽媽真正的愛。

當作者陪心心玩的時候,發現她對公園有著清楚的描述,但是以她的狀況,應該沒辦法去公園啊?一問之下才知道,心心媽媽最近跟她講了一本繪本的故事,裡面出現過公園,那是一座天堂裡的花園。心心媽媽心思堅定的說:「我最近在準備道別。」其實,心心媽媽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,她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快樂,沒有苦痛的地方,她想跟心心介紹這個地方。但是心心還小,也許用繪本的故事,她會比較清楚。心心媽媽想,也許,耶穌的天堂應該也和西方極樂世界一樣。於是,她借了一本繪本《天堂的樣子》,裡面講到了,(引述節錄原文)天堂裡有個花園,耶穌歡迎所有的孩子到祂那裡。在天堂花園裡,有盛開的花朵、有小鳥在歌唱,而且最神奇的是,種什麼得什麼,要什麼有什麼。作者非常驚訝心心母親從原先的抗拒到目前的狀況,母親對孩子的愛,原來可以這麼有超越性。她並不是不悲傷,而是母愛支持著她,讓她敢放手,讓另一份永恆的愛來承載她的最愛。過了一陣子,作者在社群媒體看到同事的貼文,雖然沒有名字也沒有圖像,但她知道,心心已經離開人世,但想到天堂花園盛開在她心裡,作者心底有了平安。

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想,我覺得這位媽媽非常偉大,在心心前半段努力對抗病魔時,她盡全力去照顧,甚至文中還提到她辭掉工作。在心心後半段時,她能用最寬容的態度,去準備心心的離世,甚至超越宗教,讓心心知道,離開媽媽,是到另一個美麗的天堂花園。在我看來,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就是如此。比起那些整天喊著口號說愛,卻是為了自身利益、升官、違背良心的人還要令人感動多了。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