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費出版卻成爲暢銷書的作者 作者 約翰.史崔勒基是一位美國有名的激勵演說家。原本有MBA學位,有穩定工作和薪水,卻開始茫茫然。在33歲時,他和妻子開始當起背包客,踏上環球之旅。回到美國,他把經歷和體悟寫成這本《世界盡頭的咖啡館》,特別的是一開始他是自費出版,沒想到一年內就變成暢銷書,多暢銷呢?全球銷售破500萬冊,已經翻譯45種語言,蟬聯歐洲暢銷書9年。這本書已經很久了,還可以這麼暢銷,書本小巧,...
前情提要 為了擺脫中年危機,必須放下「人能不斷成長進步」的幻想。正面凝視死亡,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死觀。還要放下「成功適應社會就會幸福」,那些家庭、社會施加於自己的「MUST自我」限制了我們半輩子,中年後,該釋放屬於自己的「WANT自我」了。這些作者從癌症體驗者獲得的經驗,讓步入中年的我們有機會好好省思。 活出真我-自我肯定的人生 進入中年,開始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,也就是之前提過的「WANT自我」。作...
前情提要 為了擺脫中年危機,必須放下「人能不斷成長進步」的幻想。要能做到這點,正面凝視死亡,好好的面對失去、憤怒、悲傷,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死觀。這些是作者從癌症體驗者獲得的經驗,也讓我們有機會去好好省思這些主題。 MUST自我 與 WANT自我 步入中年時,會逐漸開始發現家庭、學校或社會告訴我們的那些「MUST 必須如此」的觀念,那些一直習以為常的事物,比如說「好好唸書就好,不要搞些有的沒的」「那些...
前情提要 為了擺脫中年危機,必須放下「人能不斷成長進步」的幻想,面對已經到來的中年現實,才能享受接下來的多采多姿的人生。 不避談死亡 要我們忽然放下從年輕時到現在「只要努力,就能進步」的幻想,一時間很難做到,所以作者要先請我們面對「死亡」就在終點等我們的現實。日本和台灣應該蠻類似,只要講到死亡,我們都盡量不去說。甚至作者提到日本還有「百歲人生」這個詞彙,似乎60歲也算年輕,但事實上日本男子能過著健...
心理腫瘤科醫師面對中年危機 這本書的作者清水 研是一位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和作家,專長為心理腫瘤科,這是一個專門面對癌症病患心理的科別。作者20幾年來面對了4000多個癌症個案,這些經驗不但讓他可以看到人生的真諦,更讓他度過了自己的中年危機。以前在醫學院和醫院常會聽到「病人就是我們的老師」,那時候聽起來並沒有什麼感覺,直到這幾年步入中年才慢慢體會。有時候在睡夢中或發呆的時候,會突然想到過去看到的某些病...
前情提要:14歲逃家少男少女塔爾和珍瑪,遇見了無政府主義支持者,住進了無家者所謂廢棄房子的家。因緣際會認識了兩個也未成年的吸毒情侶羅柏和莉莉,搬進了他們和幾個吸毒的同伴住處,從此沾染了毒品。幾個未成年的小孩在毒品的摧殘下,女的賣身、男的偷東西及撿人家不要用的東西,甚至做起毒品買賣。就為了吸毒,塔爾也從一個溫暖害羞的小男生,變成一個說謊偷東西的青少年。當莉莉生子後而且差點在接客的時候被殺,珍瑪接近崩...
前情提要 14歲逃家少男少女塔爾和珍瑪,遇見了無政府主義支持者,住進了無家者所謂廢棄房子的家。因緣際會認識了兩個也未成年的吸毒情侶羅柏和莉莉,搬進了他們和幾個吸毒的同伴住處。從此沾染了毒品。 沉淪 當塔爾和珍瑪開始接觸毒品後,為了買毒品,塔爾開始偷東西,甚至和羅柏去買賣毒品。莉莉去出賣身體,甚至還是羅柏陪著去。由於太好賺,珍瑪也開始進入這一行。在毒品之下,所有的道德已經消失,只有吸毒者一個又一個的...
前情提要:14歲的少年塔爾,因家暴逃家;14歲的少女珍瑪,因家裡管太嚴逃家,因緣際會認識了以理查為首的無政府主義支持者,住進了他們的「家」,其實就是他們佔據的廢棄空屋。 何妮 何妮是這群無家者中的一員,本身領失業救濟金,但她比較有母性。相較對塔爾的照顧,因為塔爾在家被暴力對待,而且很會做家事,何妮對珍瑪就有很多意見,一直想把珍瑪送回家。原因是珍瑪才14歲,來他們這邊以後抽菸喝酒樣樣來,而且珍瑪的家...
25年前的童書小說獎 這本書中文版第一刷是在2000年,距今已25年。很難相信25年前的書,書名如此聳動,卻曾經得過英國卡內基獎,和衛報兒童小說大獎。我是無意間在FB上看到有人分享,書中主軸是毒品、也提到性、偷竊等等我們平常不太會和小孩討論的話題。在看書裡的內容前,我看了序言、兒童文學研究學者張子樟的說明,和《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》拿這本書到少年矯治機構分享的經驗。我才知道,作者馬文·柏吉斯有多厲害...
人生永遠不嫌遲 這本書講到這邊,我相信有人會說:「整天累的要命,年紀也四、五十歲,哪有可能談什麼天命。」看來作者當時早就想到這一點,他用幾個研究來告訴我們,如果有好好「動腦」,神經傳導活化不會因年齡下降。我們當然沒辦法和小孩子、年輕人比,但是尋找自己的天命,不會因年紀大就比較難,只是領域不同。例如,我40幾歲當然沒辦法學空翻,但我可以走遍可以走的步道。這個段落依舊提了好幾個例子,例如愛因斯坦、作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