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永遠不嫌遲 這本書講到這邊,我相信有人會說:「整天累的要命,年紀也四、五十歲,哪有可能談什麼天命。」看來作者當時早就想到這一點,他用幾個研究來告訴我們,如果有好好「動腦」,神經傳導活化不會因年齡下降。我們當然沒辦法和小孩子、年輕人比,但是尋找自己的天命,不會因年紀大就比較難,只是領域不同。例如,我40幾歲當然沒辦法學空翻,但我可以走遍可以走的步道。這個段落依舊提了好幾個例子,例如愛因斯坦、作家...
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在追尋天命的時候,通常會面對不同的、各式各樣的障礙,作者把尋找天命的阻礙分成三個「障礙同心圓」:個人、社會、文化。在個人的障礙中,書中的例子是藝術家克羅斯,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小孩,慘的是當時醫學診斷不出來。父親早逝,母親又生重病,結果龐大醫藥費讓他們的房子也沒了。但是他對藝術的堅持和才能讓他堅持下去,華盛頓大學、耶魯大學美術碩士,在藝術界發光發熱的同時,卻因脊柱的血塊塞住而四肢麻...
公益旅行家 這本書是一位也很愛看書的長輩推薦我看的,以前就知道這位作者,褚士瑩。只知道他喜愛旅遊,曾經在船上待過。結果看了這本書,才知道他可不只是這樣,除了愛旅遊,還投身國際的公益計畫,也寫過許多書及文章,甚至我女兒小六的國語課本也有他的文章。 禮物1:為自己出發,勇敢跨出舒適圈 作者鼓勵年輕人一生至少一次三個月的旅行,因為他自己人生中有三次超過三個月的旅行,對他來說是三次的歸零,就像reset。...
納瓦爾是誰? 通常一本書要叫做寶典,總覺得會是什麼偉人,更何況我對這個名字也不熟悉,但其實他在矽谷的創業圈中非常有名。從名字可以看出來他應該是一個印度裔,查了維基百科,跟之前的《執行長日記》作者一樣的地方,是以他的成就來說,其實算年輕,才49歲。不一樣的是,他很會唸書,在美國的達特茅斯學院畢業後,主修電腦科學和經濟學的他,在很早的時候,就開始創業及投入天使基金,過程就不說了,他36歲投資uber以...
嚴酷的訓練 這本書是看到閱讀情報站介紹,他說原文的有聲書裡有一大堆髒話。但是閱讀情報站的站長,瓦基自己非常喜歡,給了這本書很高的評價 ,甚至有讀者把這本書和我很喜歡的「原子習慣」這本書並列必讀的書單。就算看中文版裡面也一堆這種「他媽的」髒話,相信原文不只是這樣,那這樣的書為什麼可以這麼勵志呢?甚至在美國已經賣了500萬本以上,是令人蠻好奇的。其實英文書名Can't hurt me,比較能表達這本書...
生死,一輩子的課題 我們這一生,活著的時候要面對親人的死亡;除非意外瞬間過世,不然到最後也是要面對自己的死亡。生死的議題,有時候說簡單也很簡單,最近的以色列和哈瑪斯的戰爭,甚至是俄烏戰爭,一顆飛彈下去,連想都來不及想就結束了。可是有時侯為了好好的離開,給自己或活著的人一個安祥的道別,討論的議題和內容甚至可以形成大學裡「生死學」的課程。過去在大醫院訓練的時候,有時要去宣布死亡時間,所以關於遺體也看了...
緣起 這次的每月一書很有意思,除了去書局,有時候我會逛逛網路的書城看看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書。這次看到這本「40歲,精彩人生才開始」馬上就買來看,因為我自己就是40幾歲,翻開書看到前言第一句:「四字頭的歲數正是人生中繁忙的一個階段,卻也是有能力實現願望的「黃金歲月」。」寫的真得非常傳神,讓我就會想要翻下去。 如何避免50歲後遺憾 作者叫做 大塚壽,1962年生,算起來今年是61歲。他年輕的時候都在翹...
關於各行各業的書 這是放在youtube的第一集,剛好就是每月一書,這次在書局看到這本書,馬上回家訂電子書來看。在聊這本當鋪老闆的書之前,先跟大家來複習一下之前講過關於職業的書,講計程車司機的「計程人生」、工人的「做工的人」、洗車工的「洗車人家」、接屍體的「你好,我是接體員」、社工的「你不伸手,他會在這裡躺多久」、黑歷史,講警察的,後來證實故事內容是虛構的「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」、老師的「老師...
朴又蘭著 林侑毅譯 悅如文化 2021年10月出版 曾在修道院修行的精神分析專家 作者是一個精神分析專家,有點類似心理師的角色,這種職業需要和個案大量對談,她本身也是一個媽媽,有一個女兒。因為遇到很多女兒或媽媽來找她諮詢,加上她自己的經歷,寫了這本書。我個人在看書前,通常會很仔細的看一下作者的經歷,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經歷,這也會影響我在看書時的感覺。特別是教養或勵志的書,還是要考慮自...
人生的轉折 人生好像都會有幾個時刻是會影響你一生的走向,重考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轉折,所以印象非常深刻,雖然有很多細節現在都很模糊了。只要想到重考,我腦裡浮現的,就是那時候我住的地方,和兩個室友擠在一個很狹小的空間。宿舍在一個很熱鬧的區域,下面在賣壽司和那個很有名的雞排旁邊,油煙很多又很吵,基本上就是拿來睡覺而已。為什麼會重考呢?其實第一年也不能說考得不好,至少也是成大,只是沒有醫科而已,可是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