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心得

LV263【每週金句】不孤立,也不結黨。

LV263【每週金句】不孤立,也不結黨。
這正是最理想的人際關係 原文改編朗讀於podcast 關於交友,以前我算是蠻孤僻的,朋友不多,但也有幾個好朋友,這些好朋友大部分都是從學校就交往到現在。在工作上,我一向不喜歡交太多朋友,大部分就是公事上有交流而已,原因可能在於我喜歡獨處勝於跟別人相處。40歲以後,發現過去的人際關係真的太窄了,甚至覺得自己有點目光短淺,於是在交朋友的心態上開放許多,甚至還會跑去找以前的朋友聊聊。發現交朋友和拓展人際...

LV262【每週金句】職場上,淡泊處事就好。

LV262【每週金句】職場上,淡泊處事就好。
別無意識地過度介入 原文朗讀於podcast 以前在醫院,常常聽到一些八卦。不管是醫師還是護理師,誰和誰比較好,誰和誰吵架什麼的。就我側面觀察,其實包括我自己,有時候會在工作場合聊天,聊著聊著自然而然會講些別人的是是非非。有些人比較藏不住心裡話,很容易掏心掏肺,結果一些小誤會,好朋友就變仇人。而且關心別人的角度也很難拿捏,男醫師對女護理師的關心,要怎麼樣才叫做適當?所以30幾歲的時候,除非必要,不...

LV261【每週金句】家人仍然是他人

LV261【每週金句】家人仍然是他人
以為能互相了解,反而造成了不和 很多人以為,家人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,特別是夫妻。有些情侶或夫妻遇到一些事情會說:「我在想什麼,你(妳)應該知道啊。」「你怎麼會幫我做那個決定?」像我就很討厭用猜的。很多父母還會覺得自己是最懂小孩的人,光最近一些社會新聞,年輕人闖禍,家人會說:「他很乖啊,怎麼會做這種事?」門診還會有些家長,我在問小孩問題,家長一直幫小孩回答問題,覺得自己的回答就是小孩的回答。其實,我...

LV260【每週金句】別試著想改變他人 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

LV260【每週金句】別試著想改變他人 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
接下來的金句來源,都是從Shunmyo Masuno 木升野俊明的「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」節選出來,他是一位日本的僧侶和庭園設計師,從事以「禪」思想與日本傳統文化爲基礎的「禪庭園」創作。如果上網搜尋關鍵字,就會看到他的作品。 作者有時候會聽到一些太太抱怨先生的一些行為,比如襪子脫了就亂丟,結婚十幾年,不論怎麼嘮叨,還是改不了。作者回答:「持續抱怨了十幾年,這些太太的毅力令人佩服,不過,想要改變丈夫,...

LV259 病房裡的故事12 嗜血蒼蠅

LV259 病房裡的故事12 嗜血蒼蠅
這一集是病房裡的故事最後一集,因為我覺得相關的想法,已經分享的差不多了。這一集是從陳秀丹醫師的《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2》中節選出來,也是在醫療環境中非常常見的狀況。 某天,阿丹醫師看到電腦出現一個名字,看到這個名字,她腦中浮現出這個病人,也就是老奶奶的兩個孫女。她們在過去老奶奶被送入醫院時,總是要求急救到底,而且對醫護人員非常不禮貌,即使老奶奶從中風後,反覆肺炎、泌尿道感染密集住院,兩次呼吸衰竭住進...

LV258 病房裡的故事11 自私的愛

LV258 病房裡的故事11 自私的愛
本集故事選自《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》,作者陳秀丹醫師。我們的民族思想,對父母盡孝是天經地義,但是人生最後一程的孝道,在醫院裡,可以讓人好好想一下,什麼才是真正對父母好。 有一位大腸癌末期的老先生,被送來醫院時已經昏迷。他有兩個兒子,大兒子告訴醫師,爸爸之前有交代,想要好好的走,不要急救、不要插管。但是小兒子卻說,老先生一生努力的賺錢、省吃儉用送他出國唸書,他才剛事業有成回國,以前沒機會好好孝順,現在...

LV257 病房裡的故事10 不得好死

LV257 病房裡的故事10 不得好死
這次病房裡的故事選自「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」,作者是加護病房醫師,也曾擔任過主任的陳秀丹醫師。這已經是一本15年前的書了,關於善終和安寧的觀念,根據我的觀察,在這15年間,雖然不少人已經有相關的觀念。但是15年前的問題,到現在還是常常看到類似的狀況持續發生。陳醫師身為加護病房的女醫師,講話很直而且也很敢講,就算是15年前對醫院裡那些醫師、家屬對臨終病人種種不合理的狀況,她講起來也是沒在客氣的。 這是...

LV256 病房裡的故事9 天堂的樣子

LV256 病房裡的故事9 天堂的樣子
這次病房裡的故事還是選自,曾經擔任安寧心理師的作者,王映之所寫的無憾的道別。這次的主角-心心,住在兒童血液腫瘤科病房。有的小朋友,一出生就得到癌症,雖然有的會痊癒。但是中間的化療會降低免疫力,小孩都不能到外面玩。大部分的小孩,在公園跑跑跳跳是最常見不過的事,有的甚至懶得出門,只是一味滑手機。卻不知道,這些長期住院的小朋友,連要出去看看陽光,呼吸空氣都很困難。 在作者第一次遇到心心時,是跟著團隊的查...

LV255 病房裡的故事8 臨終前怎麼好好活

LV255 病房裡的故事8 臨終前怎麼好好活
這次病房裡的故事選自,王映之心理師寫的無憾的道別,她曾擔任馬偕「安寧心理師」的工作。這個工作會陪伴癌症、臨終的病人及家人度過生命的最後一程。如果了解安寧相關的工作就知道,這個工作需要堅強的內心、耐心及同理心,從書中一篇篇的故事,可以看到人生百態和心理師獨有的特質,可以利用心理學來陪伴及處理各式各樣的狀況,除了病人和家屬,也包括了自己。 大部份的人聽到或對死亡的認知,是沒有希望的,甚至到死亡的過程中...

LV253 病房裡的故事7 殘破的親情

LV253 病房裡的故事7 殘破的親情
這次病房裡的故事,選自唐貞綾醫師的《昏迷指數三分》,也許很難想像,類似的故事在病房一段時間就會看到一次。我自己就看到好幾個案例,包括故事裡的角色,很奇怪,大部分都是父子。一開始會覺得兒子怎麼這麼不孝,但是探究原因後,如果是我,或許也會做出一樣的決定。到底是怎麼樣的故事呢?讓我們來看看。 阿華伯,是這個故事的病人,他因為週末時劇烈腹痛前來就診。結果是腸缺血的敗血性休克,一般到休克就是整個狀況很差,所...